新加坡学摄影去哪里好?

丰婧薏丰婧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对于题主的问题,我作为一个在坡三摄影学院毕业的新加坡华人来聊一聊我的看法。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是:摄影不是艺术,而是一种视觉语言和社交工具(在这里不展开讨论摄影的本质问题,可以参阅我的专栏)。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它具有描述性、时效性和场景性的特点;作为社交工具,它在传播信息和构建人际信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所以,从功能的角度出发,把摄影分为两大类:影像叙事和影像社交。

一. 影像叙事 这里的叙事不是小说或者电影那种讲故事的叙事,而是指摄影师通过摄影作品向别人传达信息的一种行为方式。 因为文字有着语言和文化上的局限性,所以图像就成了一种跨越地域和国界的通用语言。

无论是我们发条微博还是发条朋友圈,配图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好的图片能够让人点赞评论,传递出作者和照片拍摄者之间的情感联系。而摄影比赛和影像展出则更强调作者的立意和构图,以及画面的故事感和氛围感。 对大多数人来说,学会按下快门按钮就能拍出一张好的照片了么?其实不然。

拍照这件小事其实很有学问。先不说前期取景和构图,光说说后期修个图,调个色就有许多门道——如何打光?怎么布景?调色板怎么选?怎么裁剪?怎么加滤镜?不同的修图软件都有自己的风格,磨皮插件用多了整个画面都会变得假假得假…… 除了修个图,调整一下光线、色调和对比度以外,我们还能从色彩、线条和轮廓等角度去考虑怎样让一幅照片变得更好看一些。

1)色彩:色彩的重要性在于“先入为主”。好的色彩能在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眼球并刺激其感官。虽然生活中不缺少美,但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学会观察色彩并发现生活中的色彩之美是对每一个热爱摄影的人来说最基本的要求。 2)线条:在生活中,我们看待事物总是先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回到整体的反复过程。好的镜头需要巧用线,也就是我们需要学会“找线”——找到画面中的直线或倾斜的线条,进而搭建画面的格局和重心。

3)轮廓:有边框的画面更有表达的力量。就像写文章时有标点符号和空格一样,拍照时合理的利用边框能锦上添花。如何运用好边框,需要我们在日常多留意周边的事物并用手机记录下来,然后加以分析和总结。

当我们能培养出捕捉细节的美感和敏锐度后,我们就已经能做出一番不错的作品了。因为细节是我们最能直接把控的元素之一,也是能将我们的想法和情感最直观地传达给别人的一种重要的载体。

二. 影像社交 摄影作为一种社交工具,它和语言一样,有着传情达意的作用。

由于中文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所以大多数中国人都有着很好的文字表达能力。但说起像英文那样写作却并不是人人都会。同样道理,说起照相许多人会摆手说不会,但说到手机拍照却人人都很擅长。这是因为照相相比写作而言,更像是一种由技术主导的视觉语言。

正如你看到一只狗,脱口而出的可能是“这条狗狗真聪明!”但如果要描述这只狗的具体品种,颜色,大小等等,就需要动脑筋去想,甚至可能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才能把信息完整地发送给别人。

同样的,拍照的时候也许你可以随心拍一张照片发朋友圈,但要是想拍出一张令人点赞的照片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你需要了解灯光的角度,人物的和背景的距离,还有转瞬即逝的眼神光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练习才能掌握的技能。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