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分析专业如何?
MFA项目学生,即将毕业 先说结论,如果以找工作为目的,建议不要读MFA(除非你已经有很满意的工作offer),读PhD 。
1.从项目的课程设置上,我所在的校区两个学期一共四门定量(包括编程)课程,两个学期三门定性课程以及一个项目。每门课都是3学分,总共十二个学分。虽然课程数量不多,但是每一门课都很深,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作业与考试。如果你不擅长数学和编程,想拿到比较好的分数会很难。在修这些定量的课程时,老师没有给任何作业分数,只有final的考试成绩。因此最后能不能过取决于你对内容的理解和最后考试的分数,给分比较松。如果是考Phd的话,每个学校的要求不一样,有的学校是最后面试的时候再考察你的编程或者数学能力,而有些是在申请的时候就额外增加了对这部分的考察。不管是什么形式,对于数学不够好的同学来说都比较困难。除了两门定量三门定性,还有一门必修的statistics课程。如果之前有学过基础的计量,这个课程会比较简单。如果没有学过,就需要补一补了。
2.这个项目的人均背景相当好,大部分是人资、国贸、统计、金工金数转BA。大家对于数据的分析能力和编程的能力都不错。因为人少,所以老师能够充分关注到每一个人,上课的内容也会根据同学的基础来调整。虽然每个人基础不同,但是大家都拥有很好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最后的paper写作也都是基于同一个data set,所以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如果是考phd的话,进入那个项目的同学一般都会有不错的quant背景,会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既然选择了MFA,想必你也已经有不错的量化能力,所以不用担心。
3.就业。这个项目有两个就业的option,一个是full-time,一个是part-time。两者最后拿到的是一样的毕业证,只是学习方式和时间长短不同。大多数的同学选择full-time,可以在就读期间有机会多练手一些company project,积累经验。Part-time适合在职进修,利用周末时间学习。两种选择最终拿到的就业率都相当高。据我所知,大部分同学在毕业后会选择回国就业,小部分留在美国。因为在美国找BA相关工作相对难一些,而且工资也不会高太多。回国之后机会就会多一些,起薪也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