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怎么申请常春藤学校?
1、先说一下,美国本科是没有所谓“申请”的,只有最早期的common application和early action(建议不要使用),而大部分学校的申请是在1月1日开放,在3-4月截止。当然也有例外,例如哈佛今年就已经不采用早期申请机制了。 所谓“申请”,其实就是递交申请材料(包括但不限于GPA、托福成绩、SAT/ACT、文书、简历、推荐信等)给大学,然后等着他们发录取通知的过程。
2、既然没有所谓的“申请”,那么自然不存在“被拒绝”的问题,因为压根就没有申请这回事…… 但是有很多同学会问到有关录取率的问题,这里其实可以理解为“被拒”。由于美国本科采取的是“申请制”,所以申请必然伴随一定的风险——即被申请的学校拒绝你的申请。 从数据上来看的话,以TOP50为例,平均每个学生可以申请6所左右院校,申请成功率为70%上下(注意这里是申请成功率,并不是被录取人数与申请人数之比)。 而TOP100则平均每个学生可以申请8所左右院校,申请成功率为80%上下。 而TOP30则平均每个学生可以申请10所以上院校,申请成功率则是90%上下。 所以从数据来看,美国的本科院校还是相对“友好”的,并没有国内学生想象的那么残酷。
3、从题主的语言来看,应该是一名高中学生。那么建议先好好学习,争取考一个不错的标化成绩(托福/雅思+SAT/ACT),这是申请美国院校最重要的敲门砖之一;同时最好能在申请前提早规划好申请的专业方向,并找到相关专业的导师撰写PS(Personal Statement,又称SOP)。 PS是最重要的申请人自我展示的材料,好的PS需要让阅读者感受到你是一个有灵气的个人。
好的PS还需要做到逻辑通顺、语言流畅、文字朴实。如果能有个人特色就更完美了(比如对某个专业有独到的见解或是对某门课程有深入的研究及思考)。最后,一篇好的PS应该是跟申请者个人的成长经历和目标非常契合的! 另外,文书的准备除了PS以外还有CV(College Vision,又称CVS)。很多机构会要求学生提交CV,有的甚至将CV作为申请材料的首要材料。
CV是申请者针对所申请专业的未来发展写的更长一些的解。有些学校会把CV和PS放在一起排布,方便阅读。